首页 > 家居用品 > 正文

美俄反对无效,乌克兰冒死再向中国献上压箱底宝贝:毛妹和发动机你选哪个?

  • jd_lFUtwtmZbnxJ
  • 2022-12-15 11:35
  • 25
摘要:京东注: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米尔军事网众所周知,巴基斯坦是我们中国人的好兄弟。我们亲切的叫他们“巴铁”,表示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。除了巴铁,我们还有一个“低调”的朋

京东注: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米尔军事网

众所周知,巴基斯坦是我们中国人的好兄弟。我们亲切的叫他们“巴铁”,表示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。

除了巴铁,我们还有一个“低调”的朋友:乌克兰!

最近的十多年来,中国一直在乌克兰武器出口榜单上名列前茅。仅2014年一年,乌克兰43%的出口商品(主要是武器)都是销往中国的。相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最熟知、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——辽宁号,便是乌克兰卖给中国的,其中还送给了中国一堆航母资料,那真是一个宝贝疙瘩!

当然,如果就只是卖给中国航母谈情意未免有点早了,

乌克兰还向我国出售了:

伊尔78空中加油机

气垫船:目前中国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装备这世界上最大的气垫船“欧洲野牛”,并且相关生产技术已经交给中国。

发动机:中国L-15高级教练机同样也是用的乌克兰提供的AI-222发动机,目前L-15前景相当好。

舰载机:航母上的歼-15“飞鲨”舰载歼击机是在2005年从乌克兰采购的俄罗斯苏-33原型机T-10K基础上研制而成的。

战略导弹:乌克兰将战略巡航导弹X-55直接卖给了中国,其中包括设计技术。

补给舰:上世纪,乌克兰向中国出售了一艘尚未建成的苏联保障船,使其被中国改装后以885型“青海湖”号补给舰。我国制造的第二代补给舰,也是我国海军目前最大的远洋补给舰。

这么多年过去了,中乌两国的友谊并没有因为时间而被消磨,反而变得更加牢固。虽然我国目前的军事力量已经逐渐缩小了发达国家的差距,但是我们依然与乌克兰进行着密切的军事合作。

前一阵子,传言天骄航空重庆产业基地将引进3000名乌克兰航空发动机技术人员,技术人员将携带家属移民重庆。

后来,这则消息没有获得证实,但相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的事却在酝酿之中。对于这则消息,笔者想说,一次性移民3000人及家属可能性不是很大,但未来真的产业基地建成,可能容纳技术人员规模还不止3000人。

乌克兰现在可是拖家携口来中国,帮助我们研发梦寐以求的发动机技术!

当然,这一消息,会让美国异常愤怒,乌克兰这是要连家底都要给中国啊!毋庸置疑,这次交易的背后肯定遭到西方的强力阻扰,但庆幸的是乌克兰再次抗住了压力。

最近俄罗斯《军工信使》又曝了一则类似的爆炸性消息:中国为加快飞机制造业的发展,缩短与西方和俄罗斯的差距,政府已批准在西安和成都设立两个产业中心,来自乌克兰的科学技术人员将在那里工作。其主要任务是建立世界最大运输机安-225“梦想”超重型运输机的生产测试线。第二项任务是,建立安-124-100“鲁斯兰”运输机的生产线。

要笔者说,乌克兰可是为咱们中国航空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。以后要是有“感动中国人”的外国人奖项,乌克兰可是逃不掉!

看到这,有人就问了,乌克兰好歹是前苏联的二当家,怎么现在把“压箱底”塞给中国了呢?更何况它不是和美国关系好吗?

这就得从乌克兰的局势说起。

自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后,欧俄在乌克兰角力已经多年。橙色革命后的乌克兰情况并不乐观,经济不如预期,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大,俄罗斯在花费了巨大精力和资本后,在2010年终于借反对派内讧之际由亲俄派亚努科维奇夺回政权。

然而,如此重要的抗俄战略要地,欧美怎么会轻易放弃!

于是,在美国的鼓动下,乌克兰与俄罗斯彻底交恶。普京派兵拿下了克里米亚,而乌克兰好端端的一个国家,由此陷入了内战之中。

在这个关键时刻,中国及时伸出了援手。

有人还会问,为何乌克兰选择接受中国的慷慨“帮助”?在笔者看来:

一、中国和乌克兰没有任何战略冲突。

乌克兰要不亲俄,要不亲西方,但无论亲哪一方,都会有另一半乌克兰人反对,但只有中国,不干涉乌克兰内政,还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,可谓对乌克兰任何一方都没有威胁,所以任何一方执政都想和中国做生意。

二、不管谁执政,都需要钱。

不管谁执政,都需要钱。钱从哪来?卖遗产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。

三、买主有限。

乌克兰这些武器,真正的买主其实有限。俄罗斯一方面自己有不会买,另一方面俄罗斯想买的乌克兰也不想卖,因为很多时候乌克兰会把俄罗斯看成敌人。至于美欧等发达国家,一方面是不需要,另一方面是技术、体系、制式都不匹配,买了也没法用。

卖给印度吧,很多东西印度是买不起或不愿意花大价钱。只有中国,既需要又买得起,还能和自己的军备体系匹配,于是乌克兰就很愿意卖给中国。

可以说,与乌克兰这个前苏联工业重地的继承者迅速达成一系列协议,从中接手了大批的项目,保证了这些宝贵的科研人才能够远离战火,同时通过乌克兰相关技术的帮助,迅速提升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研发设计水平,成为一举两得的好事情。

对于像发动机这种高技术含量的产业,更是需要一个完整的技术积累和传承,中国在关键时刻出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,这一方面确保了马达西奇的研发技术薪尽火传,另外一方面,中国提供更加稳定的研发环境和生产设施,让这个百年老企业能够再次焕发出远超昔日的辉煌。

当然,我们非常欢迎乌克兰技术人员带家属,中国单身小伙伴都在静候漂亮的二毛妹妹落户中国。

愿中国能汲取乌克兰教训,早日实现在发动机上面的突破。

彻底解决中国武器“心脏病”问题,也将指日可待!

*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!